敏捷测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

首先我要声明:本人不懂敏捷测试。
敏捷开发在这两年一直很火,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测试人员,经常会“被敏捷”。一些常见的现象有,当你所要文档的时候,相关人员可能会告诉你“我们是敏捷开发,没有文档”;当你索要进度表的时候,答案也是相似的。既然软件开发已经迈入了敏捷时代,那么软件测试还能原地踏步麽?那什么是敏捷测试?我不知道,不过我想说说我在“敏捷”组织里面进行软件测试的经历。
由于我不懂敏捷测试,所以我不知道它的定义,我只能通过“敏捷测试不是传统测试”这样的思路来开展工作。
首先,那种拿着各种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来设计Test Case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,因为敏捷开发强调的是能工作的软件比漂亮的文档要有用,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胜于文档。所以作为我,一个测试员,我对被测软件的知识的了解来源有2个方面,第一是代码,第二是开发人员。
其次,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,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把这个问题记录在Tracking system里面,而是找相关的开发和产品进行确认,究竟这是不是一个真的Defect。
然后,需要知道一个现在很流行的新玩意儿:探索性测试(Exploratory Testing)。每个人对Exploratory Testing的定义都不一样,最近两个大牛(James Bach, James Whittaker)也在掐架。我觉得如果简化这个定义的话,就是我们一边熟悉被测软件,一边进行测试,在测试进行的过程中,随着对软件的熟悉,继而设计出新的Test case来对被测软件进行测试,我个人觉得就像是一个小的迭代一样。
最后,忘记敏捷测试这个词。我觉得现在业界能说清楚这个概念的人很少,所以没有必要在这些定义上纠结。人们为什么要实施敏捷开发,是因为想交付更好的软件;我们为什么要实施敏捷测试,是想提高测试的质量以及生产力,从而帮助公司交付更加高质量的产品,至于是不是真正的敏捷,又有什么重要的呢

2 thoughts on “敏捷测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

    1. 个人感觉,Agile里面,QA不是一个人,只是一个角色,developer也会有很多的时间参与到QA工作中。QA嘛还是要有的,个人感觉是和开发人员工作更加紧密 :)

      Like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